日前,鄭州育人教育集團多位員工向紅星新聞反映,該集團從2019年至今,一直讓員工向鄭州市農村商業銀行貸款供企業使用。貸款時,育人集團稱集團已與銀行達成協議,每人可以“裝修貸”名目貸款10萬~15萬元,集團每月將利息隨工資發放給員工,員工再將利息還給銀行。原本貸款期限是一年,到期后,集團幫助員工做了三年續貸。
有員工稱,育人集團存在拖欠利息情況,自己“已為集團墊付7個月利息。”目前,大多數員工貸款沒有到期,但有個別人貸款已逾期,甚至影響個人征信。據集團內部文件和員工統計顯示,有貸款的員工有百余人,貸款總額2000余萬元。
(資料圖)
鄭州育人教育集團董事長劉亞敏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企業陷入資金困難,讓員工貸款是用作裝修學校教師過渡性住房。貸款的員工中,有一部分員工將貸款用作個人使用,一部分借給集團,金額在1000多萬元。所有借款均用作集團員工衣食住行。目前正在通過各種方法籌集資金,爭取10月底前把錢全部還掉。
員工反映:
2019年起 多次鼓動員工以裝修為名貸款歸集團所用
鄭州育人教育集團是一個大型教育集團,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和中小學及幼兒園。集團董事長劉亞敏告訴紅星新聞,該集團由其父于2002年成立,是一家集學前、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為一體的教育集團,員工最多達到1200人,有多處校舍、房產。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企業陷入發展困難,目前員工只有700余人。
育人集團前員工謝麗麗從2018年起在集團旗下鄭州易爾幼兒園做教師,后到集團總部任職,2022年7月離職。謝麗麗說,2019年底開始,劉亞敏本人和集團管理人員以及各學校校長開始在集團總部和下屬公司、學校召開動員會,鼓動員工和老師貸款給集團用,幫助集團渡過難關。
謝麗麗說:“當時,劉亞敏向員工表示,集團已經與鄭州農商行金水支行協商,可幫助員工辦理裝修貸,貸到的錢借給集團。集團在鄭州航空港有校舍和土地,可提供給銀行做擔保。大家不用擔心,不需要大家提供抵押物,希望大家以個人名義擔保貸款。”
《育人集團專項貸款使用協議》模板
集團曾拖欠7個月貸款利息
有人貸款逾期影響征信
“2021年11月,集團財務口頭傳達,集團暫時資金沒有回款,員工先個人還貸款利息2個月,緩解一下集團壓力,后期育人集團會補發利息。”苗麗霞說,2022年1月,集團財務又在工作群發布通告文件稱,讓個人暫時還貸款利息一個季度,集團因疫情和洪水暫時出現困難,呼吁員工與集團共同面對困難。文件中承諾,貸款利息會在2022年6月補發,貸款到期的同事出現的相關費用和征信問題,集團可以和銀行協商并補償,還說為讓員工裝修貸有保障安心,員工可與集團或學校簽署轉換為借款協議。2021年11月~2022年5月共計7個月都是員工還的貸款利息,但育人集團至今沒有補發利息。
員工們提供的兩份《說明》證實了上述苗麗霞的說法。一份是2022年1月5日發布的《鄭州育人集團關于農商行擔保裝修貸的相關說明》。
鄭州育人教育集團關于農商行擔保裝修貸的相關說明
一份是2022年4月12日發布的《鄭州育人教育集團關于農商行擔保裝修貸息的調整說明》,稱2022年第二季度的貸息仍需由個人先行調配支付,最遲于2022年6月30日前陸續安排補發。
鄭州育人教育集團關于農商行擔保裝修貸息的調整說明
多位老師表示,從2021年11月到2022年5月,7個月的貸款利息均是自己支付。謝麗麗還說,從2022年6月以后,學校開始恢復支付利息,非但沒有補發此前由自己墊付的利息,而且也不再按照此前約定的利息1.33%發放。每個月收到的利息只比銀行利息高幾十塊錢。
謝麗麗告訴紅星新聞,目前已經有多位員工貸款逾期,并且征信受損。
有一位員工稱自己的貸款2021年到期,但是沒有人告知,目前15萬元呆賬已經影響了個人征信。而追問集團,集團只稱會盡快解決,可是遲遲沒有解決。
一位貸款逾期員工的信貸記錄
大多數人貸款將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到期,若屆時育人集團不能償還,將會影響更多人。為此,背負貸款的員工們非常不安。
董事長回應:
涉及1000余萬元貸款 爭取10月底全部還掉
8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鄭州育人教育集團董事長劉亞敏。
劉亞敏解釋,員工們掌握的一百多人貸款2000多萬并不準確。參與貸款的員工并不是所有人都把錢借給了集團,有一部分員工是貸款自用;還有一部分是自己親屬貸款,還包括了多筆抵押貸款。真正員工貸款供集團使用的大致有1000余萬元,爭取10月底把錢全部還掉。
劉亞敏稱,當時是因為企業發展陷入困難,貸款困難。學校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教師公寓需要裝修,這些公寓中有的是學校自建的周轉房,有的是向政府租的公租房。裝修的目的是改善教師住房條件,因此讓大家貸了“裝修貸”。參與貸款的員工都是認購了學校的周轉房,目前他們還住在學校提供的房子里,子女也在集團的學校讀書。
但劉亞敏的說法遭到多位員工的質疑,多位員工告訴紅星新聞,自己貸款并不是因為認購周轉房,也并不住在學校提供的房屋。一位員工稱,自己住的公租房是以自己的名義向房管局申請的,與學校和貸款都沒有關系。
劉亞敏則告訴紅星新聞,借員工貸款的錢都用在了職工衣食住行上。可能是疫情期間支付給員工的利息少了,引起大家不滿。自己管理集團18年,近年來集團發展遇到困難,目前集團正在由中小學教育全力轉戰中職教育。轉戰成功以后,可以面向國內招生,投資方的資金也將進入,屆時可能會渡過難關,到時候可以把錢足額發給大家。
劉亞敏還提出,集團在港區的學校因為還沒有不動產證,目前無法貸款。等拿到不動產證,立馬去銀行轉換貸款,把員工們的貸款處理掉。她還說,自己沒有別墅,沒有豪車,但名下資產足夠還賬。
本文綜合來源自紅星新聞等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編輯:Emily
防失聯,請掃碼關注小號
政經聚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