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文娜)據新華社消息,日本政府8月22日宣布,將于8月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該項決議不僅受到了各國政府的堅決反對,也讓民眾產生憂慮。
核污染水排海會不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影響?食用受到污染的海產品是否造成二次傷害?會不會影響食用鹽供給問題?8月22日,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三湘都市報記者采訪了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放射衛生防護所主任陳東輝。
陳東輝表示,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長期直接接觸海水,核污染短時間內對人體造成較大程度直接傷害的可能性并不大。不可否認,核廢水對海洋生物將造成嚴重影響,放射性物質進入這些動植物體內后,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食物鏈的污染,進而向人體轉移。也就是說,核污染水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的。并不是說,吃了被核污染水污染的海產品就會馬上出問題,但隨著攝入量的增大,日積月累之后,核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將難以避免。
當然,我國所有的進口海產品都會經過嚴格的海關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后才會允許進入國內市場。一般來說,核污染水的排放會增加人體放射性物質的攝入風險,但攝入含量較低。在很小劑量的情況下,短期通常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也不會出現部分網友擔憂的影響人體DNA和加劇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現象,因此大家對此不必過于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核廢水排海可能造成的影響,除放射性影響以外,還涉及社會、心理、經濟、海洋生態等諸多方面。
此外,針對不少市民關心的核廢水會不會影響食用鹽供給的問題,陳東輝介紹到,我國的食用鹽以內陸鹽,比如湖鹽、井鹽等為主,海鹽的占比很少,不必擔心食用鹽供給的問題,民眾無需盲目囤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