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徐陽
全球PCB(印制電路板)龍頭企業鵬鼎控股(002938.SZ) 業績遇冷。
(資料圖)
近日,鵬鼎控股發布半年報顯示,消費電子疲軟拖累上半年業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35億元,同比下降18.71%;歸母凈利潤8.12億元,同比下降43.08%。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盡管經營承壓,但鵬鼎控股的研發費用開支并未減少,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8.9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7.77%。
同日,鵬鼎控股還宣布,公司擬在泰國興建生產基地,投資金額約2.5億美元。本次對外投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更好地配合客戶,從而實現公司的穩健發展。
營收凈利雙降已持續兩季
2023年上半年,鵬鼎控股業績突然“變臉”。
近日,鵬鼎控股發布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15.35億元,同比減少18.71%;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12億元,同比減少43.08%;實現扣非凈利潤為7.4億元,同比減少45.85%。
單季度來看,今年第二季度,鵬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為48.68億元,同比減少31.57%、環比下降26.9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93億元,同比減少52.8%、環比下降6.02%;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36億元,同比減少56.74%、環比下降16.81%。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公司營收凈利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同比、環比下滑。
而在今年之前,鵬鼎控股的業績表現為穩定增長。2014年至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由154億元不間斷增至362.11億元,增幅達1.35倍;同期歸母凈利潤由14.14億元增至50.12億元,增幅達2.54倍;扣非凈利潤由10.72億元增至48.84億元,增幅達3.56倍。
對于今年上半年業績遇冷,鵬鼎控股表示,隨著宅經濟的退潮,疊加全球通脹高企及宏觀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等多重影響,智能手機及以平板電腦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陷入低迷,行業整體去庫存壓力較大,致公司短期業績增長承壓。
不過,盡管盈利出現大幅下滑,但鵬鼎控股在研發投入方面并未打折扣。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2.78%為8.96億元,占營收比重達7.77%。拉長時間軸來看,2017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22億元、12.23億元、13.52億元、12.59億元、15.72億元、16.72億元,6年累計投入81億元,占比分別為4.27%、4.73%、5.08%、4.22%、4.72%、4.62%。
面對行業下行,鵬鼎控股保持健康的財務結構和較好的經營現金流,支撐公司業務發展。財報顯示,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34.87%降至28%,2023年上半年這一指標進一步下降至25.66%,處于低位水平,期末賬上貨幣資金為86.49億元;現金流方面,公司自2014年以來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持續為正流入,2023年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入44.63億元。
擬投2.5億美元建泰國基地
資料顯示,鵬鼎控股成立于1999年4月,并于2018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各類PCB的設計、研發、制造與銷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通訊用板、消費電子用板、汽車服務器及其他用板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子、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下游領域。
目前,鵬鼎控股正計劃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8月9日晚間,鵬鼎控股公告,為配合客戶要求,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戰略,公司擬在泰國興建生產基地,泰國生產基地投資金額約2.5億美元,包括設立泰國子公司、購買土地、生產基地建設及設備投資等,投資資金來源于公司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
鵬鼎控股是PCB行業龍頭。根據Prismark以營收計算的全球PCB企業排名,公司2017年至2022年連續六年穩居全球最大PCB生產企業。此外,公司客戶儲備資源豐富,積累了蘋果、Google、SONY、華為、Amazon、微軟、OPPO、vivo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客戶。
海外市場一直是鵬鼎控股的業績貢獻主力。2023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美國、亞洲其他國家、歐洲地區分別實現主營收入為90.17億元、4.63億元、630.7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78.17%、4.02%、0.05%,大中華地區實現主營收入為20.4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7.76%。
值得一提的是,鵬鼎控股積極借力資本市場平臺,加碼PCB主業提升市場份額,鞏固行業龍頭地位。目前,公司正在推進定向增發,擬募資不超39.67億元,定增項目包括高階HDI及SLP擴產項目、汽車板和服務器板項目、數字化轉型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