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爾卡”(Polka)舞曲,一詞在捷克語中為“半步”,描述的是一只腳與另一腳之間按2/4拍子飛快交替。
2、它本是捷克農民舞蹈,發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往日的東波希米亞。
3、盡管它應該是由捷克民間舞發展過來的,但波希米亞的史學家們卻認為它是一位農家少女在星期日為了自娛而發明的。
【資料圖】
4、“波爾卡”是一種題材,指一種男女對舞的舞曲。
5、十九世紀初發源于波希米亞,曾經風行全歐,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寫過這種體裁的音樂作品。
6、它一般為二拍子,節奏活潑、歡快。
7、但是任何舞蹈都難免有興有衰。
8、波爾卡即使是中歐舞蹈中壽命最長者,也難免終有一落。
9、20世紀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嶄新的活力和面貌壓倒了波爾卡。
10、如今在波蘭以外的國土上,我們只能在美國的波蘭移民范圍中和在一些古典芭蕾舞劇里一睹波爾卡的風采。
11、波爾卡已不再流行于舞廳中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