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從來都是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們普通人與各種藝術大師的區別除了缺少一雙善于洞察生活的眼睛以外,可能還缺少的就是將藝術品融入生活的才華。本次第56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是一個帶領所有人步入藝術展陳世界的殿堂,不僅如此,還會是一個包含濃郁中國藝術特色的主題盛宴。
各種泥塑、汝瓷、刺繡、剪紙、玉雕、石雕、蠶絲畫等等,不同工藝、不同領域的行業頂尖大師都將帶著自己的經典之作齊聚福州。在展會現場與大家交流作品所包含的理念寓意以及創作心得、制作工藝、傳承精神,讓展會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更多的宣傳中國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傳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本次展會都來了哪些大咖和作品?
王占穩 中國傳統技藝大師 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王占穩大師,中國傳統技藝大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汝瓷燒制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作品《弦紋樽》在第十二屆中國工藝美術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覽會上榮獲“中藝杯”金獎;2019年,作品《梅瓶》在第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中榮獲“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
馬得原 中國傳統技藝大師 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馬得原出生于1981年,中國傳統技藝大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汝瓷燒制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999年參加“汝官瓷天青釉、月白釉仿制研究與應用”課題組,對北宋汝官瓷燒制技藝進行技術攻關,其研究成果2000年通過了省(部)級專家鑒定,并于2001年榮獲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榮獲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袁祚平,蠶絲畫第五代傳承人
袁祚平,曾榮獲四川省成都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她所制作的蠶絲畫,源于巴蜀之地,是繼賀永清的祖輩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一門獨特技藝,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歷經百年傳承的蠶絲畫制作工藝過程繁瑣復雜,且需要全手工制作完成,原材料非常考究,必須是上好的生絲,后經過技術加工成熟絲;蠶絲所需的顏色也是純手工染色制作而成。其蠶絲畫作品還曾經在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榮獲“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銅獎。
作品欣賞:
彭立祥,衡山立祥雕刻大師
彭立祥,作為衡山立祥雕刻的法人,不僅僅是一個商人,更是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自幼學習雕刻,苦心鉆研并精通深雕、圓雕、鏤空等雕刻技法,擅長山水人物的設計創作。他的作品黃楊木雕《群仙祝壽圖》在2018年第19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獎”金獎;黃楊木雕《高山流水》在2020年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榮獲“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
作品欣賞:
群仙祝壽圖
高山流水
以上介紹的僅僅是本次交易會的部分大師,想要與大師交流,見證更多創意無限精美作品的小伙伴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一定要蒞臨現場共同藝術交流。
陜西省榆林市陜北婆姨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李繁
作品《醒獅》
介紹:以陜北傳統民間剪紙的形式,表達中國這頭曾經沉睡的獅子,如今威風凜凜,傲立世界。
重慶市勵志制服廠廠長-蔣玲均
非物質文化遺產:君臨旗袍第三代傳人
君臨旗袍,百年傳承。重慶市勵志制服廠是君臨旗袍旗下公司。自創始人楊成明制作旗袍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有五代人傳承至今。蔣玲均是君臨旗袍第三代傳人。目前,已被沙區政府、沙區文委正式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品:
名稱:花團錦簇
形容花朵五彩繽紛,十分幸福美滿的景象,讓廢了的布再次煥發生命,讓即將走的人,輸入新的血液再次塑造生命,獻給我們的白衣天使,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2021年會過上更好的日子,讓我們生活錦上添花,花團錦簇。
名稱:福運綿長
甜甜蜜蜜的南瓜花,南瓜越老越甜,南瓜花可以是:發花,手花,戒指,等。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充滿陽光,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甜,不浪費一寸布,生態環保,保護地球。
重慶市勵志制服廠總經理-張玉梅
非物質文化遺產:君臨旗袍第四代傳人
四川美術學院外聘教師
代表作品:
名稱:錦上添花
梅花開自苦寒來,小時候只知道有黃色的梅花,讀書了才知道有,紅色的梅花。是沙坪壩區歌樂山上烈士們的鮮血染紅的,所以才有我們現在幸福平安祥和的日子,2021年,我們一定要過一個紅配黃喜羊羊的日子。
名稱:錦上添花
錢多多,紅紅火火系列
錢多多:草莓多子寓意2021年我們會賺到銀子結婚生子多子多福。
紅紅火火的辣椒,我們送走了2020年,特別的一年,迎來紅紅火火的2021年,用民間的中草藥做草莓心,辣椒心,保佑我們平安健康,迎接2021年幸福快樂的日子。
新疆·魁玉堂
玉雕大師-楊修魁
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中國玉雕大師馬學武先生從事和田玉的設計與雕刻工作,后在烏魯木齊成立個人工作室;2015年,評獲“新疆玉雕工藝師”;2017年,獲評“新疆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
青白傳家
春雨
泥塑非遺傳承人-曹元紅
曹元紅,生于1973年 陜西省榆林市青云鎮果元塔村人,精心傳承泥塑及彩繪技藝,2020年加入了省美術協會,成為當地(榆林市榆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代表作品:
牛疫
此牛是一頭強勁有力的牛,它要使盡了全身的力氣沖出來要把可惡的病毒頂散。同時體現了人類對健康平安的向往,此牛用紅色膠泥塑成,也代表紅紅火火。
古城泥塑全景
唐卡非遺傳承人-多杰當周
多杰當周,青海化隆人。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海省海東市唐卡藝術協會會員、化隆白日光唐卡藝術協會會員及化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日光唐卡藝術傳承人。參與過2018年西藏大學藏族唐卡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結業交流作品展及2020年丹巴繞旦教授師生唐卡藝術“百花成蜜”作品展。
代表作品:
本作品吸取17世紀的布達拉宮唐卡和扎什倫布寺壁畫創作風格,采用了傳統的畫工材料,如純棉畫布及礦物原料。用色、用線和構圖都以勉唐為本,運用了圣像俗艷、三維布局、民族融合為一體的表現形式。
非遺傳承人,朔州剪紙大師-閻海蓉
朔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朔州市工美協會會員,朔州市女子書畫院會員。2020年3月獲朔州市工藝美術抗擊疫情作品展金獎;2020年5月獲工信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榮譽證書;2020年7月參加朔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抗疫情大手拉小手 聚真情愛黨頌祖國"獲優秀獎;2020年10月榮獲山西省工藝美術第七屆“神工杯“剪紙職業技能大賽優秀獲。
代表作品:
更多精彩展品,盡在第56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3月5-8日,與工美大師相約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