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公司 資訊 財經 教育 娛樂 股市 房產 汽車 圖片

投資理財:花開紅幾朵

發布時間:2016-12-30 13:50:07  |  來源:經濟日報

基金——

“迎考”資產配置新時代

本報記者 周 琳

2016年新發行基金數量超過1000只,創造近19年以來年度新基金發行數量新紀錄;公募基金資產由年初的7.25萬億元,達到年底的8萬多億元,總資產管理規模增加了1萬多億元

從分級基金新規出臺到保本基金市場出現變化,從量化投資基金驚艷市場到公募FOF即將揚帆遠航,從滬港深基金加快布局到固定收益類產品面臨財富管理競爭……2016年基金市場出現的每一個小變動,都意味著資管行業可能發生的大變化,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過去一年里公募基金面臨的三場“考試”。

首先,互聯互通渠道增多,基金“迎考”全球大類資產配置課題。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混合基金經理謝屹認為,“繼滬港通之后,隨著深港通的開通,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渠道更加豐富。無論是內地的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將迎來首個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時代,通過跨市場的組合,最終可以優化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為資產的保值增值拓展了新的路徑”。

從全年情況看,今年公募基金總規模增長幅度基本呈現一條向上的曲線。其中,在債券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等基金規模顯著增長拉動下,11月份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8.74萬億元,和10月底數據基本持平。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全球資產配置時代來臨的注腳,今年以來QDII基金業績大放異彩。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QDII基金規模增長了416.91億元,增幅達到62.92%,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

諾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趙磊認為,2016年是另類資產配置之年,今年股市和債市的調整,必定會有另類資產的崛起。而QDII基金、商品基金、公募REITs產品就是其代表產品。

其次,財富管理行業競爭激烈,基金“迎考”絕對收益課題。在看到基金規模、數量增加的同時,2016年來自銀行理財、信托、互聯網金融、保險資管等泛財富管理行業的競爭已經呈現白熱化態勢。無論是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領域、社保基金領域等長線資金領域,還是在百姓閑錢理財、定期投資和低門檻投資等領域,公募基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必須用真金白銀的絕對收益留住投資者腳步。

再次,資本市場法治化不斷推進,基金“生老病死”不斷走向規范,對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新的考驗。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先后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參與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指引》《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等多個文件,并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正式實施《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發布了2015年私募基金檢查執法情況通報,并將10項證券、基金、期貨業務許可證統一為《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各項管理規則不斷完善,逐步形成推動長期資本形成的完整產業鏈。

銀行理財——

求新求變差異化發展

本報記者 錢箐旎

對于銀行理財市場來說,改變的動力來自預期收益型產品利差收益模式日漸增加的壓力。由于資產收益持續下行,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已從年初的4.12%降至11月的3.66%

“2016年銀行理財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一個‘變’字。”在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看來,“變”代表的是變化和創新。“如果說前兩年銀行理財的創新主要還是因為存貸業務表現不佳,大型銀行逐步轉型,中小銀行保持觀望的話,今年則可以說是迎來了全面創新和整體求變的時期。”

改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銀行控制理財業務整體規模,逐步調整產品類型使其符合市場需求,推出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等;二是中小銀行不再安于現狀,加強開放式、凈值型產品的研發,同時加強同業端產品的發行。

改變的動力來自預期收益型產品利差收益模式日漸增加的壓力。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融360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已從年初的4.12%降至11月的3.66%;另一方面,監管層去杠桿態度明確,預期收益型產品的利差收益模式壓力越來越大。“轉型尋求新的產品和業績增長點變得愈發重要。除了向凈值型產品轉型外,銀行理財產品在資產投向、兌付方式和關聯熱門主題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創新。”魏驥遙說。

求新求變的思路和做法也使得各類銀行產品出現差異化趨勢。魏驥遙表示,尤其是中小銀行由于業務較難實現全維度深入發展,在創新方面更會貼合自身的優勢業務,如加強在同業理財方面的創新。

融360分析師劉銀平預計,2016年年底銀行理財收益短暫翹尾之后,2017年將會重回下跌通道,不過收益跌幅會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國有行及股份行等大中型銀行理財將率先走向轉型之路,預計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比例會進一步提升。

魏驥遙認為,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在明年可能迎來增長高峰,不排除在存續規模上趕超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明年表外業務納入MPA,增速受到較大限制,因此明年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將可能受到明顯影響。同時,同業理財規模及規模增速都可能極大地放緩。

A股市場——

先抑后揚回歸理性

本報記者 何 川

滬深兩市共計3032只股票中,有907只個股年初以來錄得漲幅,占比不足三成,其中193只股票股價上漲超100%,絕大多數均為新上市的股票。有2119只股票同期出現下跌

2016年A股市場快速下跌探底后,呈逐步震蕩上行走勢。年初,大盤出現連續熔斷,上證綜指從3500點上方快速跌至1月末的2638點,這也成了全年的最低點。之后,市場情緒面有所恢復,大盤指數拾階而上,目前穩定在3100點附近。

從個股來看,截至12月29日收盤,滬深兩市共計3032只個股,有907只股票年初以來錄得漲幅,占比不足三成,其中193只股價上漲超100%,絕大多數均為新上市的股票。有2119只股票同期出現下跌,跌幅超過30%的有550只,占比約18%。

行業板塊方面,今年絕大部分行業指數較年初下跌。截至12月29日收盤,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中,僅有食品飲料、建筑裝飾兩個板塊上漲,漲幅分別為6.06%、0.36%。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顏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食品飲料往往在市場不確定性大的時候有較大超額收益,避險屬性明顯。

此外,傳媒、計算機、交通運輸等3個板塊跌幅居前,跌幅均超過20%,其中傳媒行業指數跌幅逾30%,遠超過其他行業。海通證券分析師鐘奇認為,年初至今的較大跌幅有效釋放了傳媒板塊的高估值壓力。從基本面來看,傳媒行業在大消費類板塊中的地位仍突出,當前影視、游戲和移動營銷依舊保持20%以上的增速,體育、教育的資產證券化也在進行。預計行業高成長性和資產證券化提速仍使得傳媒板塊存在良好的投資機會。

從一級市場來看,新股發行節奏繼續保持平穩。截至12月29日,今年共有225只新股在滬深交易所發行上市,新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1625億元。與去年相比,今年無論是新股發行數量,還是募集資金總額均有小幅增加。從定向增發市場來看,今年共有694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增,募集資金14136億元,遠遠超出了新股募集資金量。

債券市場——

潮起潮落風險凸顯

本報記者 曹力水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1日,2016年債券存量達到63.9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2%,表明債市規模穩步擴張;與此同時,債券發行明顯提速,一級市場債券發行28274只,發行額35.53萬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66.69%和53.21%;企業融資成本較去年小幅下降,新發公司債平均票面利率4.04%,較2015年的4.74%小幅下行

2016年的債市走勢并非一馬平川。前三季度,債市持續走強,主要品種收益率連創多年新低。在高收益資產稀缺的背景下,債市一度成為價值洼地,利率債、高等級信用債受到追捧,各路資金紛紛涌入。特別是8月份,一些券種出現暴漲。然而,在第四季度,債市突然掉頭向下。10月份以來,主要券種不同程度下跌,10年期國債接連跌破關鍵點位。12月中旬,國債期貨出現恐慌性下跌,10年期、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甚至出現了該品種上市以來的首次跌停。

“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以往被用在股市里的名言,今年被用到了債市上。債市的下跌導致二級市場流動性緊張,一級市場部分券種延遲發行。

債市主動去杠桿,疊加季節性資金因素作用,導致了債市這一輪的調整。市場普遍預測,債市非理性“牛市”似乎可以暫告一段落。

2016年債市信用風險事件有所增加。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64只債券違約。“當前,信用違約事件正呈現多點多元、加速爆發的特點。從民企違約,到國企違約,最后甚至一些央企也出現了違約。”中誠信國際總經理張英杰說。

信用風險暴露會對債市造成一定沖擊。但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信用風險定價將更加客觀、真實,債市部分風險反而得以釋放。從長期看,其過程雖然會讓個別參與者遭受資金損失,但債券市場的逐步完善,最終對市場參與各方均是利好。

2016年,新的信用衍生品也不斷涌現,為債市穩定發展再添助力。2016年下半年,CDS(信用違約互換)在我國正式推出,作為信用風險對沖工具,為投資者在債市中加了一道保險。持有CDS合約的投資者,在約定的品種發生信用風險時,會獲得約定的補償,這樣一來,市場參與者的風險管理更加完善,一些金融機構已經陸續進行此類交易。未來,隨著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債市將得到更好的補充和完善。

黃金——

從“氣貫長虹”到“跌跌不休”

本報記者 溫濟聰

2016年上半年,紐約COMEX黃金期貨從1061美元/盎司上漲至1368美元/盎司,半年內上漲接近30%,創近30年最好半年表現;下半年,金價開始震蕩走低,12月下旬紐約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一度跌破1130美元/盎司

上半年是“氣貫長虹”,下半年是“跌跌不休”,黃金市場2016年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紐約COMEX黃金期貨從1061美元/盎司上漲至1368美元/盎司,半年價格上漲接近30%,創出近30年最好半年表現;下半年,金價開始震蕩走低,12月下旬紐約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一度跌破1130美元/盎司。

對于上半年的上漲,金易投策略分析師袁文陽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金價在經歷了前幾年的持續調整后已觸及低點,超跌反彈在市場預期中成為現實;二是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影響,多頭較為強勢;三是2016上半年全球各大央行推行負利率政策,黃金保值的屬性凸顯。

對于下半年的“跌跌不休”,業內人士表示,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增強是影響金價下跌的最主要因素。北京太陽金店總經理于桂英表示,加息“靴子落地”后,黃金價格大幅下跌是預料之中的事。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預計明年還將有3次加息的表態。

展望2017年黃金市場走勢,袁文陽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美聯儲開啟加息模式后的具體執行情況;二是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三是黃金市場供需的變化;四是全球黑天鵝事件的突發也會影響金價走勢,需要重點關注。

“基于以上因素判斷,2017年黃金價格中長期震蕩下行的概率較大,期間不排除有技術性反彈,但考慮到上方壓力較重,反彈幅度可能有限,金價依然在震蕩中尋求市場的底部。”袁文陽表示。

相關閱讀

鄭萬高鐵南陽段瞞報一人死亡安全事故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河南南陽報道 記者 朱波 4月17日,記者在河南省南陽市采訪了解到,去年6月17日,...

2017-06-26 更新

摩能國際三宗罪:產品虛假宣傳且安全風險大 涉

  《消費者報道》調查發現,摩能國際疑涉三宗罪:產品違規虛假宣稱;潛在安全風險大;7級代理模式涉嫌傳銷,招...

2017-06-09 更新

私募基金領域疑似爆發非吸案件 涉及金額高達60

  (原標題:疑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逾百名投資人6000多萬被騙)  中金社2017年3月21日消息,據投資者了解,北...

2017-03-2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