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飄搖、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2016年,新興市場國家在各種挑戰中表現總體穩健。隨著對話合作的增多,共贏機會增加,新興市場國家預計在新的一年將進一步為全球經濟貢獻力量。
回顧2016年,外部動蕩對新興市場國家影響較大,首先是美聯儲于2015年年底重啟加息,引發2016年一季度全球市場波動;再到年中英國“脫歐”公投,釋放“黑天鵝”驚擾匯市;大宗商品市場全年經歷過山車式走勢,沖擊各資源出口國等。種種事件對新興市場貨幣、資本外逃都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分析,曾在近年來為全球增長作出近3/4貢獻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會無法擺脫增長放慢的前景。世界銀行之前也預計,除中國和印度經濟仍能保持相對較高增速外,俄羅斯和巴西2016年經濟將分別萎縮1.2%和4%,衰退幅度大于2016年年初預計。
除了外部環境惡化,新興經濟體自身也正經歷調整發展方式的改革陣痛。比如巴西和俄羅斯,作為較為典型的資源依賴型國家,受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2016年上半年價格下降影響,經濟呈現出停滯甚至衰退跡象;印度經濟增速雖然最為亮眼,但亟待構建與自身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經濟結構。
2016年年底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公布的成績單顯示,經濟增長雖然受到挑戰,但隨著油價企穩等外部環境穩定,發展存在亮點。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6年12月底舉行的年度記者會上表示,2016年俄宏觀經濟形勢已經好轉,一些實體經濟部門出現增長,預計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小幅萎縮。普京說,相比于2015年經濟萎縮3.7%,2016年俄經濟形勢好轉,GDP降幅可能為0.5%-0.6%,通脹水平將控制在約5.5%。俄羅斯各項儲備資金保持健康水平,央行外匯儲備超過3850億美元。
另一大新興市場國家印度央行2016年12月宣布,將2016-2017財年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從原先預計的7.6%下調至7.1%。市場普遍認為,印度政府11月宣布廢除大額面值紙幣帶來的市場流動性缺失,是印度央行此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
據印度中央統計局2016年5月底公布的數據,印度2015-2016財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6%。盡管調降增長預期,印度經濟增速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
新興市場國家的表現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巴西經濟出現持續惡化態勢。巴西經濟2013年增長2.3%,2014年增幅降為僅0.1%,2015年則萎縮3.8%。巴西央行發布的最新《焦點調查》報告稱,金融市場分析師預測,巴西2016年經濟將衰退3.48%,跌幅比之前預估擴大了0.05個百分點,表明巴西經濟仍未擺脫衰退陰云。
在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的挑戰下,新興市場國家加強合作、創造共贏機遇正成為未來保證持續增長的抓手。
2016年是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立10周年。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10年來,金磚五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從12%上升到23%,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到12%。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正為諸多新興市場國家提供增長新動能,為2017年經濟增長提供一個額外抓手。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自身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效對接,尤其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對接,有助于刺激本國投資增長。其次,區域內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具有各自獨特的資源比較優勢,但許多國家的制造能力比較差。“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產能合作,有助于促進這些國家工業化和制造業發展。
除了機遇,2017年新興市場國家也要迎接較為嚴峻的外部挑戰。全球金融市場可能持續動蕩。歐洲的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家都會進行政府換屆公投,有些國家面臨右翼政黨上臺的風險,而右翼政黨通常都會把“脫歐”作為一面競選旗幟。由于新興市場國家總體上被全球機構投資者認為是風險資產,一旦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機構投資者的風險規避情緒上升(風險偏好程度下降),從而將會傾向于減配風險資產、增配避險資產。這種行為就會驅動短期資本由新興市場國家流入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從而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面臨更大的資本外流與本幣貶值壓力。記者 閆磊